找到相关内容452篇,用时1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魏晋玄学与佛教

    懈。  在这里所说的外书外典,主要指的就是《老子》、《庄子》与儒家经典之类的书。从梁《高僧传》所记来看,当时的许多僧徒都是精通老庄的。例如义学名僧僧肇,每以庄老为心要,尝读老子《道德章》。又如东晋名...  第一节 般若学的玄学化  两晋时期的般若学,是以研究印度佛教经典《般若经》而得名。《般若经》是印度大乘空宗早期的经典著作。大乘空宗大约在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(公元前565年—公元前483年)去世...

    许抗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3668395.html
  • 从敦煌写本看汉族佛教传入吐蕃的历史

    公主于710—739年在吐蕃生活期间,吐蕃人请求地利用这一机会向他们传播儒教经典,唐朝的外交家们也认为应该开化这些藩族,使他们稍稍收敛一下喜好侵略和黩武的本性。从730年左右开始,这些儒家经典送到了公主...见山口瑞凤译文,载1973年《新罗佛教研究》,第9—11页,也请参阅麦克唐纳于《拉露纪念文集》第380—381页中的解释]记载,赤松德赞赞普借登基大典召对宠臣时,曾经提到过这些经典,并指出其先祖就是受...

    戴密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64269812.html
  • 中国佛教文化论纲

    他宣传佛法。孙皓问:“佛教宣扬的因果报应有什么根据呢?”康僧会答道:“《周易》称:‘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;积不善之家,必有余殃。’这既是儒家经典上的格言,也是佛教阐明的道理,所以佛教认为行恶则有地狱长苦...邪淫、不饮酒、不妄语)。南朝高僧竺法雅、康法朗等人都是用格义来理解佛教的。他们把儒家和道家经典作为理解佛教的媒介,经常交替讲解儒道经典和佛经,以解释佛经的疑难。这是当时社会上普遍流行的理解佛教的方法。 ...

    魏承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74570090.html
  • 周伯戡:佛教初传流布中国考

    时,他们从士的身份上升为官僚。在汉朝,察举和考试理论上是对全帝国的属民开放。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,少数学者的家族和他们的学生逐渐在察举和考试上取得优势;这是因为这些特定的学者掌握儒家经典──诗、书、礼、...华北的佛教在北方游牧君主的赞助下,不像南方佛教一样,遭到儒家和玄学的污染。当某些游牧民族的君主如符坚(统治时期357-384)、姚兴(统治时期394-415)受到《般若经》中的帝释角色的影响,致力于经典...

    周伯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4070539.html
  • 华严宗体用论及其对理学体用论的开启作用

    》、《中庸》等儒家经典,而且其“理一分殊”的思维范式也多不超出华严体用论的逻辑境域。  华严宗人是从《华严经》中得出“体用法”的:“我佛因果、体用皆同一法,谓法性一法,亦可一大慈方便法”(2) 。从...因缘”(8) ,故而惟佛教“兼权实”,“推万法穷理尽性至于本源”。持中而论,宗密之语实中汉唐儒道二家理论的弊病(9) ,因此濂溪在《太极图说》中确立的“无极而太极”思想恰可看作是儒家对此的回应,所阐释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43070622.html
  • “壶中人”故事的演化─从幻术说起

    传教译经的目标则一。康僧会在交趾 ( 今越北一带 ) 出家学佛,不但博览儒家经典与方技图书,且能文善辩。他于吴大帝赤乌十年 ( 247 年 ) 来到建业 ( 今南京 ) 之初,「佛教未行」、「风化未全... 年 )。葛洪少好学,十六岁开始读《孝经》、《论语》、《诗经》与《易经》等儒家典籍。时值政治黑暗、仕途艰险。他曾于惠帝太安 ( 302 年~303 年 ) 中,以伏波将军奉诏平定石冰之乱。事后,...

    张静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92470782.html
  • 妙禅佛寺的建筑艺术

    妙禅佛寺,是指妙禅法师所创建的佛寺。妙禅法师新  竹人,生于 1886 年,圆寂于 1965 年,早年浸淫于儒家经典  ,精于琴棋书画,诗词艺术,文采风流,中岁以后弃儒从佛,  渡海参学,足迹遍及中国...,大殿前  矮墙前也有一排阶梯,一前一后,迂回相接,表现了山间佛寺  的呼应之势。而矮墙内的四合院,有农村乡土的气息。而作为  寮房的厢房和大殿的动静关系是儒家尊卑伦理的表现。总之,  金刚寺是闽南式...

    陈清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5570886.html
  • 印光大师——儒佛会通的净宗始祖

    71]惜世人不察,深受宋儒辟佛影响,以佛说三世因果、六道轮回,为佛教据以哄骗愚夫愚妇信教之用,实为无稽之谈[注72],印师为辨讹显正,乃引述儒家经典,如《易经》、《尚书》、《诗经》所载、孔子之言并《...信伦常教化,深深影响广大民众的道德观,而孔子学说类似于佛教中的人天乘法。是以印师一则随缘普度,如经典所说「应以何身得度者,即现何身而为说法」;一则善巧融通儒家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道[注99],以「敦伦尽...

    陈秀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3271357.html
  • 敦煌写卷P.2555《白云歌》再探

    白云必从龙。”“云从龙”出自儒家经典《周易》。《周易?乾》:“云从龙,风从虎,圣人作而万物睹。”又“栾巴噀酒应随去,子晋吹笙定伴来”句,事出《后汉书》和《太平广记》。《后汉书?栾巴传》李贤注引《神仙传》...游姓大德当是一位僧人。在《俯吐蕃禁门观田判官赠向将军真言口号》的诗题中,其中的“真言”也多指佛教经典的要义秘语。《大日经?开题》:“真言者,梵曰曼怛罗,即是真语如语不妄不异之义。”这都说明12首诗歌的...

    王志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70574859.html
  • 原始佛教读书会:相应部选读 第十单元:受相应

    行者都有预知的能力。在儒家经典里,连孔子都有这种能力。‘礼记’里说孔子预先梦到自己要走了,所以就跟弟子说。这很奇怪,大概比较难理解,不过一般人都对自己的生理情况多少可以理解、多少有点预感。在佛法里什么...生之嗔恚随眠,”,圣弟子可以摆脱由身苦带来的心理的烦恼,“彼虽为苦受所触不喜悦于欲乐。”,他虽然有了痛苦的感受却不会因此而想要快乐的感受,其他的经典也提到苦就是苦而不会附带有情绪的反应,圣弟子也会有...

    赵飞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1483477138.html